工信部“重拳出击”!“隐藏式车门把手”要成历史?

工信部“重拳出击”!“隐藏式车门把手”要成历史?

2.3万次阅读2025-05-09 17:32

放眼百年的汽车发展史里边,这车门能开能关的,不就跟咱呼吸一样正常吗?内燃机时代的机器门把手,历经了无数事故的考验,就连孩子都能凭肌肉记忆的盲操作开关车门。

如今,这个“科技感强、造型好看”的隐藏式门把手问世,样子是达成了,实用性、安全性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,频繁被不少人诟病吐槽

现在好了,工信部这回终于要出手了,责令整顿!那“隐藏式车门把手”要成历史?

原图 工信部门把手 官网截图

  • 新规出鞘!从“花瓶设计”到“保命刚需”

5月8日,工信部官网发文,公开征集对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。

主要内容方面,项目建议书显示,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、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、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、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、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。

该标准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。

工信部指出,随着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快速发展,隐藏式车门把手因美观、科技感强被广泛应用。

但当前车门把手产品工作原理与形式多样,暴露出强度不足、控制逻辑存安全隐患、识别操作难、断电失效、易夹手等问题,在碰撞、起火等事故中,可能阻碍逃生救援,如断电导致电动把手失效,无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操作难度。

为此,工信部强调修订新标准意义重大。

新标准从救援逃生出发,强化车门外把手在事故场景下的安全逻辑,要求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冗余设计,确保事故中车门可开启;防止翻滚、坠落时把手误触发,降低乘员跌落风险;规范隐藏式及应急式车门内把手安全标志,保障可见性以利逃生;提升车门把手结构强度,避免门锁操纵机构在事故中失效。

  • 要么造好、造得安全,要么就不造!

无独有偶,其实除了消费者和行业内的关注外,各大车企企业家也早已将此类事件提上日程。

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2025年两会期间坦言设计不足,称正研发极端场景下更可靠的门把手,攻克低温冰冻、电路故障等难题。

5月5日长城汽车一场发布会上,魏建军批评隐藏式门把手存在重量大、噪音大、碰撞断电难开等问题,认为其减阻作用微乎其微,并表示长城未盲目跟风。

的确,要么造好、造得安全,要么就不造!毕竟真正在事故后,能不能用上完全是两个概念!

从未来趋势来看,各大车企估计也会优先往实用主义回归,让用户思维主导。

当风阻系数降低0.003Cd的“微优化”与生命安全放在同一台天平上,用户的选择也终将毫无质疑。

特斯拉隐藏式门把手 细节图

  • 电动EV:

随着工信部一声令下,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强制国标推进,汽车门把手设计上,美观、科技感可以稍稍,方便和安全是前提,不然真要成历史了。

关乎生死,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才是重中之重,你什么看法?评论区聊聊。

部分资讯转载于互联网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对于网站原创作品,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,转载请注明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。(admin@qcwp.com)

相关推荐

00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