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认真的吗?特斯拉宣称智驾“人人买得起”

你是认真的吗?特斯拉宣称智驾“人人买得起”

2728次阅读2025-05-07 17:30

日前,特斯拉中国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,表示会坚定推行视觉处理方案,同时要让人人都买得起安全智能的产品。从官博的图片中能够清晰看到,是特斯拉芯片结构的放大视图,似乎在展现 FSD 芯片设计的先进程度,还特意突出强调了 “先进的技术无需依赖昂贵且繁杂的传感器”。然而,现实却给这份宣言泼了一盆冷水。当我们深入探究特斯拉智能驾驶的价格体系时,会发现其与 “人人都能买得起” 的承诺存在不小的差距。

昂贵的智驾成本,背离 “人人买得起” 理念

根据特斯拉官网信息,目前其增强辅助驾驶价格为 3.2 万,而完全智能驾驶系统 FSD 价格更是高达 6.4 万。如果用户选择默认配置,不加价的情况下,只能获得基础辅助驾驶功能,包括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等较为基础的功能。这样的配置,对于如今追求智能出行体验的消费者来说,显得有些 “寒酸”。

这意味着,若消费者想要体验到特斯拉更为先进的智能驾驶功能,就必须付出高昂的额外费用。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,数万元的智驾功能费用并非一笔小数目,这无疑增加了购车成本,也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。特斯拉所倡导的 “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安全智能产品”,在如此高昂的智驾成本面前,显得有些苍白无力。这种将先进智驾功能作为高价选配项的做法,与 “人人都能买得起” 的理念背道而驰,更多地是让智能驾驶成为了少数人的 “特权”,而非普惠大众的技术。

对比比亚迪,凸显特斯拉价格与市场策略之失

既然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,那么从消费者的性价比角度出发,市场上其实有更好的选择,比亚迪就是其中之一。在前两个月比亚迪天神之眼发布会现场,董事长王传福表态要让科技平权,做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智驾。比亚迪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呢?

比亚迪做到了全系车型都配备天神之眼智驾系统,令人惊喜的是,即使是售价 7 万出头的海鸥这样的入门级车型,也能够搭载该系统。这一举措真正实现了让智能驾驶走进千家万户,无论消费者购买的是何种价位的车型,都能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与科技感。比亚迪通过将智驾系统普及到全系车型,扩大了智能驾驶的受众范围,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体验到先进的智驾技术,这才是符合市场需求、真正惠及大众的做法。

反观特斯拉,挂着 6.4 万的高价来提供其 FSD 完全智能驾驶系统,服务的似乎只是特定的高消费群体,而不是面向广大普通消费者。在高喊 “人人都能买得起” 的同时,却设置了如此高的价格门槛,这种反差显得十分虚伪和讽刺。特斯拉的价格策略,不仅限制了其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,也让其在与国产车企如比亚迪的竞争中,在市场亲和力和消费者友好度方面处于劣势。

特斯拉该何去何从?

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本身并没有错,纯视觉方案在理论上确实有降低成本、简化系统的潜力,也符合其追求技术先进性的理念。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,过高的智驾成本成为了阻碍其 “人人都能买得起” 愿景实现的最大障碍。特斯拉需要重新审视其价格策略,思考如何在保证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,降低智能驾驶功能的成本,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。

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,特斯拉面临着来自国产车企的激烈挑战。比亚迪等国产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,以及亲民的价格策略,正在逐渐侵蚀特斯拉的市场份额。特斯拉若想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,就必须解决价格与市场定位的问题。或许特斯拉可以借鉴比亚迪的做法,通过优化供应链、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,进而降低智驾功能的售价;或者推出更多不同层级的智驾套餐,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,而不是仅仅提供高价的完整 FSD 系统。

特斯拉宣称坚持纯视觉方案做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智能产品,目前来看更像是一句口号。在智驾成本居高不下、价格策略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下,特斯拉需要做出改变,否则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优势地位将逐渐被竞争对手所取代,“人人都能买得起” 的美好愿景也将渐行渐远。

部分资讯转载于互联网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对于网站原创作品,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,转载请注明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。(admin@qcwp.com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