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价9.48万起:零跑“价格战”动了谁的蛋糕?

一口价9.48万起:零跑“价格战”动了谁的蛋糕?

1858次阅读2025-04-27 11:18

2025年4月,零跑汽车以一场“限时一口价”活动震动车市。以中大型六座SUV零跑C16为例,叠加国补后起售价低至11.87万元,相当于指导价直降3.7万元;而零跑C01增程版更以9.48万元的底价,将新能源车价格战推向新高度。这种“不玩虚的、直接标底价”的销售策略,也被外界解读为零跑向市场投下的“核弹级”价格武器。

首先在销量方面,零跑2024年以29.37万辆的交付量超额完成KPI,但2025年50-60万辆的销量目标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。以3月单月3.7万辆的战绩计算,若想达成底线目标,接下来9个月需保持月均4.6万辆的销量增速——这相当于将产能与渠道效率提升24%。在此背景下,“一口价”模式看似是价格让利,实则是零跑对市场需求的精准“逼单”。

而在作者看来,零跑价格策略的精妙之处在于,首先国家报废补贴最高2万元+地方购车券,零跑直接将其转化为终端优惠,既规避了“虚假降价”质疑,又抢在政策窗口期收割订单。其次就是成本结构优化。举个例子,C01增程版从13.68万直降至9.48万,看似亏损,实则通过CTC 2.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节省了15%的电池成本,配合自研电驱系统,单车利润空间被压缩但未消失。

其次对于整个新能源市场来说,当零跑C01增程版以9.48万的“一口价”杀入10万级市场时,同级竞品瞬间陷入两难境地。首先就是小鹏M03:技术溢价遭遇性价比绞杀原本以12-15万价格带主攻年轻科技用户的小鹏M03,其搭载的XNGP智驾系统虽为卖点,但零跑B10智驾版以12.98万的价格,直接配备激光雷达+高通8650芯片,形成“硬件参数碾压”。小鹏若选择跟进降价,将损失其“技术溢价”的护城河;若维持原价,则可能重蹈2023年P5被埃安S PLUS抢夺市场的覆辙。

其次,对于刚刚问世的宝骏享境来说,也算一枚重磅炸弹。低价防线被彻底击穿宝骏享境10万级增程车型曾以“价格地板”自居,但零跑C01增程版9.48万的定价,直接将战场拉入“9万级”区间。更致命的是,零跑通过自研电驱系统将电机效率提升至94.5%,而宝骏仍依赖外购方案,导致同价位车型动力性能相差20%。这场价格战中,宝骏的“低价”标签已无优势。

最后是合资品牌。溢价空间加速崩塌广汽丰田铂智3X激光雷达版14.98万的定价,曾被视为合资品牌“性价比觉醒”的标志,但在零跑B10的12.98万面前,其品牌溢价瞬间归零。更严峻的是,零跑计划2025年三季度将城市NOA功能下放至15万级车型,而合资品牌因供应链反应迟缓,智驾功能普遍滞后1-2年。这场价格战,实则是技术迭代速度的生死较量。诚然,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,零跑这次的“一口价”到底是跟还是不跟,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。

当然,零跑“一口价”模式,本质是新能源行业“效率战争”的缩影,在作者看来,其成功关键在于三点。首先全域自研的降本护城河从智能驾驶芯片到电池包,零跑自研部件占比超60%,且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88%的零部件通用化率。这种“技术垄断”使其能在降价15%的情况下仍保持单车3%的微利,而依赖外购的友商降价5%即可能亏损。

其次就是精准卡位的“甜点市场”零跑聚焦15-20万价格带(C系列占比76.6%),该区间用户对价格敏感且需求多元。通过“增程+纯电”双路线,零跑既能用增程版抢占燃油车替代市场,又能以纯电版收割限牌城市需求,形成“上下通吃”的格局。

最后,通过生态盈利的“第二曲线”零跑计划2025年将软件收入占比提升至15%,例如:智驾订阅:城市NOA功能年费3600元,按50万保有量计算,年收入可达18亿元;家充服务:零跑家充桩售价3999元,但通过与国家电网合作,每桩可获政府补贴1500元,实现“硬件不赚钱,服务赚后端”;电池租赁:C01电池月租599元,5年租赁成本3.6万元,与一次性购买电池差价1.2万元,用户选择租赁模式可降低购车门槛,零跑则通过电池资产运营获取长期收益。

写在最后:价格战的尽头是价值重构

零跑的“一口价”狂潮,本质是新能源行业从“政策驱动”向“市场驱动”转型的必然结果。当补贴退坡、需求放缓,唯有通过技术降本、效率提升实现“真低价”,才能在淘汰赛中存活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这波价格红利虽诱人,但更需警惕“低价陷阱”——是否牺牲了安全性?是否隐藏了隐性收费?是否承诺的服务能落地?

当零跑用价格武器撕开市场缺口时,也为中国汽车产业留下一个启示:在新能源革命的下半场,比拼的不仅是参数与价格,更是技术积累、供应链掌控力与用户运营能力的综合实力。这场价格战没有赢家,但消费者终将成为技术进步与效率革命的受益者。

部分资讯转载于互联网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对于网站原创作品,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,转载请注明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。(admin@qcwp.com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