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3日,广汽集团以内部通讯的方式,审议通过了《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》的提案。其中,提案中明确表示,由于曾庆洪先生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,因此辞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、战略委员等职务,并由冯兴亚先生接任广汽集团第六届董事长。至此,关于广汽内部的“换帅”任务,也随着这份提案完成了权利交接。
实际上,在笔者看来,广汽集团这次新年换帅的背后,更像是两个时代的更迭与交织。
首先,作为一名技术实干型领导人,曾庆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就已经在广州客车厂担任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,并在九十年代曾前往日本进行技术交流。而在那场改革开放的热潮中,学习国外先进经验,发展中外合资模式,似乎成为了“盘活”国内乘用车企业最有效的途径。
因此,自1999年上任广州本田党委书记开始,曾庆洪便开始推行这种经营理念。比如,在他的领导下,雅阁车型顺利引入国产,并在03年换代之后,连续十九个月蝉联同级车型销量冠军,哪怕时至今日,雅阁依然是广汽本田的销量担当。并且在任期间,还推动了广汽三菱、广汽菲克项目的落地,将国外成熟车型引入国内市场。可以说在中国家用车飞速发展的二十年间,让老百姓开上省油、好用的合资车,曾庆洪做出了相当的贡献。
只不过到了2024年,国内汽车市场内卷加剧,降价潮开始倒逼车企让利市场,而广汽集团也迎来了短暂的“寒窗期”。这一年,广汽集团累计成交量为200.31万台,同比下滑约为20%。同时本田、丰田旗下两大合资阵营,也在电气化转型的关键期,相继遭遇滑铁卢,似乎一切困境的矛头,都指向了新能源。
而此时,冯兴亚的接任,能否带领广汽集团走出困局呢?
诚然,相较于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,冯兴亚似乎更加看重纯电车型在市场中的影响力。比如,作为前广汽新能源的董事长,冯兴亚早在2023年的“两会”现场曾表示:政府应当鼓励新能源车消费持续补贴,并对购置税进行适当减免,直接利好消费者。
而到了2024年的“两会”,冯兴亚再度站队纯电阵营,提议加快推动智能汽车发展。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建设、国产车规级芯片产业链健康发展、推广新能源车与电网融合双向互动等环节,并计划提出一项修订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补充条款,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的议案。
显然,冯兴亚的战战略主张,更加倾向于电气化与智能化。
实际上,对于当今的广汽集团来说,唯有加速新能源市场布局,跑赢行业内卷才是首要任务。
所以在产品方面,从2024下半年开始,广汽埃安全面发力全球新能源市场,接连推出了第二代Aion V霸王龙、埃安UT等全球车型。其中,埃安霸王龙在巴黎车展亮相后,便受到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,并且两款产品均搭载了激光雷达,以及最新版本的广汽NDA辅助驾驶功能,稳坐国内智驾第一梯队。
到了2025年,广汽埃安再度发力,全新产品UT震撼亮相。新车主打城市代步出行场景,并将A级小车的圆润与复古融入外观设计,在预售24小时内,订单量就突破了8万台,成为新年“爆款”。
不仅如此,近期广汽集团也迎来多项好消息。比如,年底广汽埃安将全面发力东南亚国家,与泰国地方电力局共同发展EV充电桩,共同研究用户跨国充电的可行性,并在兼容性和互联性方面展开深入探讨;就在一个月后,冯兴亚通过微博表示,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,首款产品将定位30万级智能豪华新能源车,为用户带来更具前瞻性的驾驶体验。
未来,广汽集团将不断加速新能源产品变革。除了纯电车型以外,还将覆盖插电混动、增程式等三种动力类型,并计划于2025年陆续推出7款或以上的全新车型,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出行选择,持续跑赢市场内卷。
最后,关于广汽高层的这次“换帅”之举,反倒更像是两个时代的分水岭。
曾庆洪在任期间,不仅打造出传祺与埃安的“双子星”品牌阵营,还加速推动了合资阵营的发展。从初代雅阁的国产化开始,不仅让广州汽车工业响誉全国,同时更为后续奥德赛、飞度等全球车型的引入埋下伏笔。
而冯兴亚的接棒,显然是这份辉煌的延续,他所承接的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,或许将成为广汽未来跑赢市场的关键。并且在“番禺行动”的背书下,广汽集团势必以全新的姿态,迎接内卷时代的到来。当然无论如何,在历经人事和产品的调整后,笔者始终相信,2025年的广汽集团将会更加值得大家期待!